由於地鐵方便、快捷的緣故,生活中很多人出行都會乘坐地鐵。如果你經常乘坐地鐵,很容易發現這四類人——補覺族、聽歌族、趕慌族、低頭族。其實這些行為習慣很傷健康,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吧。
補覺族
上車想補覺下車就感冒
眾所周知,早出晚歸,是地鐵族的生活常態。匆匆忙忙趕時間,火急火燎去上班,對於部分年輕人而言,「缺覺」,是每天都有的感受。哪怕有十分鐘空暇時間,都想儘可能小眯一會。因此,在地鐵上補覺,成為了一種很普遍的現象。
然而,事實上,在地鐵車廂里補覺,往往是得不償失。記者了解到,冬天地鐵車廂內溫度與室外溫差較大,而且地鐵本身的噪音、晃動、燈光等干擾,人很難達到深度睡眠,達不到深度睡眠,就不能真正解決疲勞。相反,還容易引起感冒,而且長時間保持一種不規範的姿勢不動,容易導致腰酸背疼,甚至影響頸椎健康。
「現在還感冒著呢。」在循禮門站,自由職業者陳曦說。她告訴記者,上周五晚上,她和幾個朋友坐地鐵從廣埠屯來江漢路逛街,由於車廂內開了暖氣,溫度較適宜,她就小眯了一會,誰知,到江漢路出站台後,溫度驟然降低,她不幸「中槍」。回家後,渾身不舒服,流鼻涕、打噴嚏、發低燒,直至昨日。
車廂補覺族:閉目也可養神
在地鐵車廂內不宜睡眠,除了地鐵本身的干擾外,人群擁擠,空氣不流通等都會讓睡眠質量大打折扣。在冬天,車廂內的溫度相對而言較為適宜,乘客很容易犯困,但是走出車廂後,溫度會陡然下降,短時間內的冷熱變化,體質較差的人就會承受不了,很容易感冒。
專家建議:「車廂內不宜睡眠,但可以通過閉目養神的方式來靜心,這樣也能有效的解除疲勞,提高精力。」
聽歌族
不聞「車廂事」耳朵隱患多
記者探訪中發現,不少乘客為了避免地鐵行進中的噪音干擾,也為了打發途中的無聊和寂寞,都喜歡在地鐵車廂里戴上耳機聽音樂,特別是年輕人。
「打發時間嘛。」在光谷廣場站的採訪中,一名叫羅成的年輕乘客告訴記者,他每天都乘地鐵上下班,在車廂里聽音樂,是他經常做的事。
他不知道的是,這些諸如mp3、mp4、ipad等的娛樂設備,最終會在無形中給他的耳朵健康埋下隱患。研究表明,聲音超過60分貝,就會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害。地鐵在運行過程中,本身的噪音一般為70~80分貝左右,為了不受干擾,很多乘客往往會將耳機的音量調得很大,很容易超過80分貝,甚至達到100分貝,極易對耳朵的聽覺神經系統造成損傷,進而引發頭暈、失眠、記憶力減退、反應遲鈍等症狀,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害。
聽音樂,40~60分貝最「酷」
專家建議:在地鐵里聽音樂,音量和時間都要注意。音量控制在40~60分貝最為合適;聽半個小時後就要進行適當的休息。此外,選擇品質有保障的耳機,也非常重要。
趕慌族
邊走邊吃10分鐘一碗熱乾麵
武漢人習慣在外過早,有人調侃稱邊走邊吃是武漢的過早特色。同時高壓力的工作、緊張的生活節奏,讓上班族在被窩與早餐桌間搖擺不定。為多睡一會,不少人選擇邊走邊吃的「折中策略」。
上周四、周五,在中南路、王家墩東等地鐵口的早餐攤,記者觀察到,不少上班族買完早餐後會邊走邊吃進站。隨機採訪的20名乘客中,9人表示會邊走邊過早,7人是「趕時間」,2人表示「已形成習慣」。
羅先生告訴記者,公司遠、愛賴床「造就」了他邊走邊過早的習慣,為趕時間,吃的速度還比較快,包子兩三口搞定,熱乾麵也是不到10分鐘就能吃完。這種習慣,他已維持了近2年。
吃飯要專心腸胃才安心
武漢市普愛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暉提醒,邊走邊吃是對胃不負責。走路時吃東西,一般吃得較快,食物未經細嚼就吞下,使得胃腸負擔加重,吃的東西也不易消化。同時,吃飯時身體大量血液在胃腸,當人在走動時,血液會流向四肢從而影響胃腸的蠕動消化。長期邊走邊吃會影響人體消化功能,引發胃炎。
低頭族
用手機掌控「碎片時間」
上周五早高峰和午間時段,記者在地鐵車廂內探訪。早高峰時期,七成乘客在車廂內閱讀地鐵報,兩成乘客在使用手機,其他乘客中有個別人在閉眼休息。
午間時段,車廂內使用手機的乘客達五成以上,看小說、看影視劇、聊微信、玩遊戲是這些「低頭族」打發時間的主要活動。部分使用手機的乘客同時也會戴上耳機。玩手機的乘客大多表示,知道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不好,但乘地鐵什麼都不能做,會覺得無聊。
快節奏生活、大城市通勤路線拉長等,客觀上令私人時間碎片化,屬於自己的「整塊」時間越來越少,但一個人吃飯、趕路的機會卻增多,不少上班族只能在「碎片時間」,通過數字終端娛樂休閒。
「很多遊戲關卡和新紀錄都是坐地鐵時闖過的!」乘客岳小姐告訴記者。
低頭族請「解放」眼睛
武漢市普愛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曠琳介紹,地鐵相對比較平穩,但手機翻屏引起的字體、畫面閃動也會引起眼疲勞,表現為眼睛發酸、發脹、流淚。長時間看手機還會誘發或加深近視。「儘量不要在車內看手機,轉動眼球、看遠方等都是簡單易行『解放』眼睛的做法。低頭超20分鐘可適當放鬆,仰頭、聳肩、擴胸都是不錯的選擇」。
日久真的可以生情嗎?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哪個更靠譜?
人們總是說日久生情,也就是兩個人長時間相處會慢慢的習慣彼此的行為以及生活,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愛情或者親情,但人們也會存在懷疑態度,日久真的可以生情嗎,一見鍾情靠不靠譜。
房事後 女人怎樣做私處護理
並不是每對夫婦都能夠「一擊即中」的,有時,你得「真槍實彈」上陣多幾次,那顆期待已久的種子才會乖乖著床。那麼,在那些用心「製造」的日子裡,每次「行動」完畢後,你該怎麼保護自己的私密地帶,讓好孕故事最終發生在自己身上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