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便秘怎麼辦?7招預防治療

俗話說「大便不通心事重重,大便一通渾身輕鬆」。當前受便秘困擾的人越來越多,從醫學角度講,便秘並不只是指大便「乾燥」的意思,還包括排便次數減少(少於每周3次),或糞質堅硬,排出困難;或感覺排便過於費力或者排便不淨。有效預防和治療便秘,試試以下七個小妙招吧。

1、規律排便時間

對大多數人來說,最容易產生便意的時間是晨起後的30分鐘內。這個時期是結腸的活躍時刻。一天中結腸活躍期有早晨起床後、進餐後,應該在結腸活躍期及時排便。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,就算沒有便意也要定時去蹲一蹲,時間長了就會定時出現便意了。形成的排便規律不能輕易地改變。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一次排便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5分鐘內為宜,長時間的排便會造成肛門局部充血,易患痔瘡。

2、隨「意」而為,專心排便

隨「意」而為,就是有便意時,就要立即去排便,不能忽視便意。如果經常忽視便意或強忍不便,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過久,大便乾燥,從而引起或加重便秘。排便時要專心致志,心無雜念,有些人在排便時喜歡做點其他事,如看看報紙或書、發發簡訊聊聊天,甚至打遊戲等,殊不知這會促進或加重便秘。因為排便行為是一個神經反射的過程,而以上的行為分散了排便時的注意力,干擾了這一反射活動,使腸子蠕動不協調,增加了排便時間,甚至抑制了便意,時間久了,肛門、直腸對糞塊的刺激反應就會減弱,造成或加重便秘。

3、改變長期久坐的習慣

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和長途司機等人群,由於長時間坐著工作,活動量少,胃腸蠕動也變得相對緩慢。另外,由於坐的時間比較長,盆腔以及直腸黏膜容易充血而容易引發痔瘡、肛痿、肛裂等肛門直腸疾病,而患肛門直腸疾病的病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:害怕排便,對排便的恐懼常常就是發生便秘的前奏。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身體機能,有助於消化道的蠕動,促進大便的移動,從而增強便意和排便的順暢度。

4、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

食物不要過於精細,更不能偏食,增加膳食中的纖維素含量,如多食用糙米、玉米、小米、大麥、小麥皮(米糠)和麥粉等雜糧;蔬菜(蘿蔔、芹菜、韭菜、四季豆、薯類和裙帶菜等)、水果(蘋果、紅棗、香蕉、核桃、梨等)。

少吃強烈刺激性助熱食物,如辣椒、咖喱等調味品;忌菸酒。

可多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芝麻粥、核桃仁粥、菠菜粥、紅薯粥、柏子仁粥、松子仁粥等。

要攝取足夠水分,每天清晨空腹飲1—2杯開水或蜂蜜水,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,飯後或飯前兩小時左右喝一杯酸奶。

5、自我腹部按摩

仰臥位,以腹部為中心,用自己的手掌,適當加壓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。每天早晚各1次,每次約10分鐘。可促進腸道的蠕動,保持大便通暢。

6、尋找病因很重要

一旦發生便秘時,不要濫用瀉藥,應首先查明原因,針對病因進行治療。濫用通便藥很容易引發腸擴張和損害腸功能,造成依賴性而加劇病情,正確合理地使用瀉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
7、幾種潤腸通便的方法

(1)白薯:蒸熟或熬白薯粥食用。

(2)核桃仁和黑芝麻炒香,搗成細末,加白糖拌勻,每次2至3匙,每天2到3次。

(3)蜂蜜調水飲。

(4)黑木耳加水燉軟後服用。

快要考試壓力很大怎麼辦

高考臨近,對於寒窗苦讀了十幾年的考生來說,不論平時成績優秀與否,只要想到高考,內心都會有情緒的波動,壓力也如影隨形。如果得不到適當地調節,可能會影響考生的心理健康甚至考試無法正常發揮,這裡為考生提供減壓攻略。

長時間口乾舌燥舌苔厚怎麼辦?

口乾舌燥,最先源於我國古代三國裡面的成語形容非常的干口,那麼現在用於醫學上的辯症方法。如果長時間口乾舌燥舌苔厚怎麼辦?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