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捂給你支個招 捂出健康來

春天是個天氣多變的季節,一冷一熱,晝夜溫度也大,一不小心就會感冒。乍暖還寒,反反覆覆,面對這樣的天氣,我們需要「春捂」。「春捂」是什麼?為什麼要「春捂」?要怎麼「捂」?「春捂」吃什麼?下面小編一一告訴你。

「春捂」是什麼?為什麼要「春捂」?

「春捂」就是說春季,氣溫剛轉暖,不要過早脫掉棉衣。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,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。由冬季轉入初春,乍暖還寒,氣溫變化又大,俗話說「春天孩兒臉,一天變三變」,過早的脫掉棉衣,一旦氣溫下降,就難以適應,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。病菌乘虛襲擊機體,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。

「春捂」捂多久?

一般情況下,專家表示,立春後最短也要捂10天-15天。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,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,需要至少10天-15天的過渡時間。在這期間,氣溫變化較大,如果過早脫掉棉衣,頭部、下肢、手部、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,因為不適應而受寒,從而導致感冒、氣管炎、關節炎等疾病。當然,捂會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。

「春捂」怎麼捂?

1、看溫度

通常來說,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。

低於這個氣溫時,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,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,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。

2、看感覺

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耐受冷熱的程度也不同。如果捂著時不覺得咽喉燥熱,身體冒汗,即便氣溫稍高於15攝氏度也不必急著脫衣;如果感覺捂了身體會出汗,就不妨早點換裝,否則,捂出了汗,萬一再被冷風一吹,反而容易著涼。

3、保暖

在出行要注意穿著防風保溫的衣褲鞋襪。

專家介紹,人體下半部血液循環比上身差,易受風寒侵襲,故寒多自下而生,因此春季穿衣應注意「下厚上薄」。但是現在許多愛美的女士偏偏反其道而行,上身常全副武裝,雙腿卻只著薄襪,雖顯亭亭玉立,但對於身體卻有害無益,尤其易患膝關節病症。

4、鍛煉

除去衣物上的保暖,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也是讓身體暖起來的一個好方法,可以增強機體適應外界氣溫變化的能力和抗病能力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絕對不能因為冷而一天都窩在被窩裡和暖氣中,這樣對身體的血液循環也是非常不利的。

「春捂」吃什麼?

1、低脂蛋白質

富含蛋白質的菜餚就如同添加到火爐里的燃料,能讓人倍感溫暖。但要選擇低脂蛋白質,如魚肉、家禽和瘦肉,或者在湯或燕麥片裡加些植物蛋白粉,以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熱量。

2、熱茶、熱湯

用熱茶和熱湯幫助補充身體水分並保持呼吸道的滋潤。

天氣炎熱時,我們往往會喝湯飲避暑降溫。極寒天氣,我們同樣需要大量的流質。不同的是,我們在夏季會選擇冷飲,而在春冬季,熱飲顯然更能取暖禦寒。熱湯比熱菜往往更讓人舒適,那是因為寒冷的天氣乾燥,流質能幫助身體保濕抗干。

3、刺激性調料

為菜餚添加一些香料和調味品。

刺激性佐料,如辛辣的生薑、辣椒、胡椒和大蒜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產生熱量,除此之外,這些食材還能幫助驅除寒氣,防治感冒等春冬季常發病。一般認為,在湯里添加這些傳統的調料,如洋蔥和胡椒,經過水蒸氣的揮發還有助於打開堵塞的鼻腔通道。

4、雞湯

如果患了感冒或流感,不要忘記喝雞湯。研究表明,雞湯比其它熱湯更能加快體內粘液的流動。

車內異味致癌!4招消滅潛在隱患

近日,車問網發布《「健康汽車」檢測報告》,針對車內強致癌物質——多環芳烴進行的全面檢測試驗。早在今年3月1日,國家環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就公布了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,這是車內空氣質量的首部國家標準。

女性需警惕6種異常白帶

和月經一樣,陰道分泌物白帶的到來,使女孩從青澀走向成熟,告別了「養在深閨人未識」的少女時代,承擔起繁衍後代的重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