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,女性從懷孕起月經就會暫停,直到產後才會逐漸恢復。但女性產後到底多久才會再來月經呢?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,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,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復。
從醫學角度來講,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,可能早在產後33-42天,卵巢就可排卵了。此外,在產後6周,也可觀察到排卵過後的黃體存在。
因此,如果媽媽沒有餵奶,月經通常在產後6~8周內會來。
研究資料顯示,沒有哺乳的產婦,有4O%在產後6周恢復排卵;到了產後8-12周,還沒有恢復排卵及月經的產婦大約只占35%。哺乳的產婦,在產後12周約有25%會恢復排卵與月經,大多數哺乳產婦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。不過,有時很難在臨床上確定產後第一次月經的確切時間,而且少數產婦會在分娩後馬上開始有少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。
經期健康「大姨媽」提前到訪的危害你造嗎?
月經提前屬於月經不調中的一種,很多女性都有遇到過「大姨媽」提前到訪的情況,那麼月經提前會有哪些危害呢?下面一起了解一下。
專家教你怎麼吃板栗更養生
天氣一轉涼,街頭糖炒板栗的香味便瀰漫開來,引得路邊的行人直流口水。有「乾果之王」美稱的板栗,生食、炒食皆宜,可磨粉,亦可製成多種菜餚、糕點等。《黃帝內經》裡講: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。秋天百果豐盛,而從補養身體的角度來說,板栗亦是不可錯過。唐代醫家孫思逸就認為栗子是「腎之果也,腎病宜食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