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春捂」要得當 中醫教你預防春病5個妙方

  

  立春過後,意味著春季的來臨,人們開始擺脫厚重的衣物,開始享受春的溫暖。然而專家提醒,人們要謹防春季病。下面教您5個養生小方法有效防春季病。

  雖然到了立春節氣,可意想不到的寒流仍易導致春寒病的發生,這對患有高血壓、心臟病的人威脅極大,它可使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,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,忽冷忽熱的氣候還易使兒童遭受百日咳、猩紅熱、感冒等疾病。因此,春季養生保健,要預防春季病的襲擊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預防春季病。

  方法一:「春捂」得當

  中醫養生理論強調「春捂」,一是因為人們剛剛度過「冬藏」階段,代謝功能、抗病能力較低;另一依據是受嚴寒的激發,人體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分泌量都大大增加,以維持人體產熱的高度均衡。當春天來臨時,隨著氣溫變暖,體內產熱逐漸減少,代謝也隨之變化,這時負責保持體內恆溫的下丘腦和體內各系統,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需要經過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調節好。

  究竟應該捂到什麼時候,則要看個人體質的強弱,不能強求一致。老弱者預防春寒要適當多捂一段時間。

  ${FDPageBreak}

  方法二:莫急脫衣

  「立春」一過,有些人認為春天到了,於是就急急忙忙地脫下冬裝,俏美起來,殊不知這對人體保健沒有一點好處。很可能使人體防禦功能進一步被摧毀,導致流感、肺炎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,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。

  方法三:除塵通風

  居室緊閉一冬,會有不少灰塵積聚,早春除塵通風,能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,預防疾病。

  方法四:飲食壯陽

 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「當春之時,食應減酸宜甘以養脾壯陽」。老弱者要注意春季進補,可多吃些含維生素、微量元素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,如雞、鴨、瘦肉、蛋類、新鮮蔬菜、水果、野菜,不但能健脾壯陽,也利於消化。

  方法五:活動鍛煉

  室外鍛煉,能吸收到更多新鮮氧氣,改善心肺功能,提高大腦的興奮度,使肌體更迅速更準確地調節好體溫,適應春季多變的氣候;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抵禦和殺死多種病菌病毒;陽光中的紫外線還能使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,促進肌體對食物中鈣和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,起到防治皮膚癌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的作用。

主婦易患網球肘 預防是關鍵

網球肘(肱骨外上髁炎)是肘關節外側前臂伸肌起點處肌腱發炎疼痛。表現為肘關節外側疼痛,可向前臂外側放射,握物無力,容易掉落。檢查時肘部活動正常,不紅不腫,肘關節屈伸範圍不受限。網球肘是過勞性綜合徵的典型例子。網球、羽毛球運動員較常見,家庭主婦、磚瓦工、木工等長期反覆用力做肘部活動者,也易患此病。

秋天養生 進補不如排毒

「秋季進補熬一冬」,因此許多人在入秋之後開始膳食進補。專家提醒,盲目進補容易導致毒素在體內滯留,秋季進補的同時切勿忘記排毒。